终于快要放假了,春节的假。节前节后分别请了两天假,算上周末的1天,总共13天。
毕竟刚来新的公司,没好意思请太久。不过说实话,往年在上班的时候,请假也并不多。工作后,这是我待过的第四个公司。前两个公司,年假其实不短,只是日常项目也紧,很多假期都用不完。
第三个公司,严格按照法定年限来放假(工作没满10年,5天年假;满10年,10天年假),说实话就很抠门。
这个公司在春节期间会放假比较长,但实际上是因为公司客户在这段时间往往也提前放假回家了。公司可能觉得这样的话有点亏,于是就会搞一个大调休,即从11月份开始,甚至到节后1、2月份,挑几个周末上班,用这些当做调休,在春节长假前放掉。于是这就导致11月份开始,变成了大小周上班,对于我们这样的中年人来说,其实就很疲惫。而且,这个长假还会有一些附属规则。比如说,调休上5天班,但是要额外再强制用1天甚至2天年假一起放掉;又或者是说,你只允许在节前额外请假,节后法定假结束的第一天,必须上班报道(或者提供“适当理由”)。说实话,这个对leader们来说就很烦,因为要整理表格提供给HR,节后出勤率多少,为什么有人请假之类。
总得来说,就是很抠搜,很小气。
这样的长假设置,我觉得对于刚进社会没多久的员工来说,还是不错的,比如提前放假放了8、9天,也可以出去玩,也可以提前回老家。但是对于一个成年人,拖家带口的成年人,放得早有啥用呢?
好吧,这是提到放假,对老东家的一阵怨念吐槽。
不管怎么样,总得来说,现在是真的要放假了,还是开心的。现在的新公司,年假总归更长一点,虽然可能不如IBM、SAP之类的著名养老公司,但对我来说,相比前几个老东家算是慷慨了(假期方面)。
假期说实话不一定有多轻松。走亲戚,家里各种水电修修补补什么的,就会占用很大的精力。有孩子的话,就更难有自己的时间、空间了。成年人的世界么,总归就是这样。
今年假期的高铁票不是很好买,试了下候补,今天正好收到消息说候补成功了。本来我还准备了个plan B:汽车票回家。不过说实话,汽车么,5、6个小时的路程对我这样容易晕车的人来说是很难受的,如果路上再堵车,就更难了。
说起汽车票,想起一个好玩的事儿。还在上学的时候,有一年我想买火车票没买着,就去买汽车票,结果常坐的汽车坐票也没有了,但有个“汽车卧铺车”,我一看,价格竟然还比以往的汽车坐票便宜了几十块钱。当时就隐约觉得不对劲,上车了之后才知道,汽车卧铺的空间有多狭窄,一个大巴,分成上下铺,中间是小小的过道。每个“卧铺”也很短,对我这样个子不算矮的人来说,就尤其难受,腿都伸不直,又没法坐起来。此外,整个车厢密不透风,一股臭脚丫子味,这让我有点分不清自己在车上到底是睡着的,还是被熏晕的。这个事儿本身没啥,就算是一次难得的经历吧。好玩的点在于后面有一次,在北京的时候,我高中的老同桌,GY同样没买到其他的票,选择了北京回老家的汽车卧铺。他问了另一个坐过的同学HY这个坐起来到底咋样。HY说挺好的,睡一觉就到家了。但是,HY是个女生,个子娇小,睡在卧铺车里能伸直腿,GY作为男生,个子比我还高。。。我想,他在真的上了这个汽车卧铺车的时候,心里应该骂了HY好多遍吧。
“出行”,我想,这是中国人很难绕过的一个话题。没办法,国家面积大嘛。别说春节期间这种千山万水回老家了,哪怕平时,想把一个省给玩遍都是不容易的。
也就是最近十年,高铁越来越发达,才让我们的出行越发方便。前阵子看了下过年期间的机票,正常来说,1000多的全价票我都能理解。但我不能理解的是,全价票没了,只有个跑到哪个城市中转的机票,全程加在一起要7000多块钱。我不理解,但我大为震撼。
其实我也不太爱坐飞机,价钱是一方面,又得提前安检,飞机上又很难活动。所以除非高铁真的需要很长时间,比如6、7个小时以上,我还是宁可不坐飞机。
假期前,感觉是来新公司之后,最忙的一段时间。刚来的时候,主要的忙碌点是在于学习、学习,还是学习。最近这个忙碌是真的忙项目。虽然也算适应了不少,但也还是经常遇到类似于“前期大家都似乎不着急,快到deadline(例如春节放假)大家就都着急起来”这样的情况。
果然不到deadline,都没啥动力去干活儿。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这样。呵,人类啊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poisonbian.com/post/5067.html 转载需授权!